导读
我对任何唾手可得,快速,出自本能,即兴,含混的事物没有信心。我相信缓慢,平和,细水流长的力量,踏实,冷静。我不相信缺乏自律精神和不自我建设,不努力,可以得到个人或集体的解放。
比自律更重要的,是去找到你内心的自由。
2017年度李录书评
1.人是进化的产物
人是自然进化和文化进化的产物;李录猜想人身上有大约七、八分的动物性,两分的人性,再加半分神性。
自然进化:人类的大脑是经过几十亿年生物进化、达尔文式自然选择设计的结果,其目的不是让人“更幸福”,而是为了让人“更多产{productive}”,更能生存繁衍。
文化进化:
•发展进程大致分:狩猎采集1.0文明,农业2.0文明,现代科技3.0文明—《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》;
•它也是通过人的大脑来进行,而这个大脑正是达尔文自然选择设计的产物,所以这两者带有先天性的矛盾;
•它是个通过个体、集体共同传承的进化过程,其意义在于让人凸显人性、扩大神性和限制动物性。
2.矛盾、冲突与痛苦的来源
“动物性”、“人性”和“神性”的矛盾
•自然选择设计的大脑让我们永远处于一种不满足的状态,只有不满足,才能让我们更多产;
•但这种不满足的状态很难和人在文化进化上的追求相容,比如说对“幸福感”和“意义”的追求
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
•错觉的理性:大脑是个模块化运行的系统,应对不同的环境有一套不同的方案,启动这些不同模块的方式是通过感情;
•人从根本上来说是感情动物;
•启动这些感情的是不同的生存状态、不同的环境,其核心是“以自我为核心、以自身利益为核心来衡量其他一切”
异化
•文化无法通过基因遗传,
•所以个体在这种集体进化的过程中,一直很难和整体文明的成就建立起直接联系,而要通过漫长的教育等方式;
•但即使是漫长的教育到最后也仅知其一二,所以现代人常常有一种被巨大的历史洪流裹胁着向前走的感觉,像一颗不能自己控制自己的小小螺丝钉
3.破解途径之如何理性对抗自然选择
传统的途径,即用自律自控来代替我们的情绪 •丹尼尔·卡尼曼的《思考,快与慢》就提出用大脑中代表理性的系统(2)来代替由情绪驱动的系统(1)
用正念的方法更好地认识自己 •《洞见》的核心观点:不主张用理性抵抗自然选择 ,而主张运用佛学正念内观的方法,辨识、接受、审视种种欲望,最终做到“不执”
科学化的佛学如何帮助“异化”中的现代人呢?
1) 人的大脑是各种模块组成的;而启动这些模块反应的是人的感情;
2) 人类感情的强化和弱化:主要是通过一种赏罚机制{reward-punishment system}来进行的
3) 冥想:人可以通过强化或弱化赏罚机制,有意识地切断一些从“感觉”到“思维模块”再到“行动”的传导机制,也就是说将自然选择所设计的大脑重新设计一遍
•意义:把我们从自然选择给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,从一个更高的水平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
《洞见》的主旨:
佛学几千年前提出的道德主张、精神追求不是凭空而来,而是基于和现代科学一致的对人性的洞察,它没有过时,对现代人同样意义深远